定海谈 | 从传习馆师生的变迁,看云南民族民间音乐艺人的状况

2017-02-14 定海桥互助社 定海桥 定海桥

定海谈064

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:20年后的回望

讲述:龙成鹏(昆明)

主持:陈韵

与谈:信卫波(昆明)

时间:2017年2月15日(周三)19:00-21:30

地点:上海杨浦区定海港路252号 · 定海桥互助社

报名:关注本号,回复“定海谈64+姓名+手机号”

/友情提醒/请大家用茶水费(10元/位)支持互助社的独立运营,投入现场募款箱中,也可点击页面底部“赞赏”按钮捐款支持。欢迎自带水杯,鼓励环保。


本录音的演奏者阿家文,传习馆教师,源生坊骨干,已于2016年12月去世。

中央乐团的交响乐作曲家田丰先生1985年来云南创作,发现云南民间音乐人亡技绝的状况十分担忧。于是,在得到某机构10万块赞助后,他于1993年10月,在昆明附近的安宁创办了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。这个学校,办了7个年头,2000年夏,解散,次年田丰先生病逝。期间,从彝族、哈尼族、佤族、藏族、纳西族等各民族村寨,招收和聘请的学生与老师,多时接近200人。但因为生存一直是个难题,以致这个通过办学来搞传承的模式,后来再无人敢尝试。这个传承方式后来的情形如何?

这期活动邀请来自昆明的龙成鹏从数十位传习馆师生的现状,来管窥传习馆群体曲折的传承之路。而因为传习馆,是云南有意识保护民间音乐的开端,所以,我们也可以借此了解20多年的云南“非遗”的保护情况。

互助社也特别期待了解源生坊如何承继传习所的工作,而他们在民间工作所面对的是怎样的文化、社会和经济,乃至精神的状况?如何针对性地进行工作?而所谓“非遗”的名号和政策,对于他们具体工作有怎样的鼓励和局限?“非遗”与非“非遗”之间的距离,“非遗”所不能涵盖的是怎样的现实状况?

本期策划和图文编辑:陈韵

/龙承鹏/ 

龙成鹏,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,2009年来云南,加入云南源生坊民族文化发展中心。该机构由传习馆的“遗老”组成,所以,得以有机会接触这些师生的近况。


已故传习馆教师阿家文,彝族,四弦艺人

传习馆教师后宝云,石屏彝族,传授海菜腔

传习馆教师尼端,西盟佤族,歌舞艺人

已故传习馆教师吴丙仁,红河县彝族。

定海桥互助社地处历史性的工人社区之中,现在,移居人口为这里注入了新活力。互助社是一个自发组织,也是用于社员共同学习、会谈、待客、反思、组织、创作的活动现场。通过对集结与创造艺术/知识之方法的探索,互助社意在促成邻里或同志之间在互惠的原则下互动、互助、合作。互助社会举办讲座、游览、出版、地方特色的晚餐、学者驻地、放映活动和城际交换等项目和活动。欢迎关注我们的网站dinghaiqiao.org。

「定海谈以定海桥社区为基地、以地方经验为参照,关涉港台日韩新马等亚洲各地的社区文化实践,团结各界人士,试图为社会发展与变革提供新观察与新思想。